江蘇省2016年普通高校專轉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試題卷
注意事項:
1. 本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試題卷共6頁。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 必須答題卡上作答,作答在試卷上無效。作答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準確清晰地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3. 考試結束時,須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語文知識(本大題共15小題,均為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5分。請在答題卡上代表該題正確答案的字母涂黑)
1. 下列加點的字詞釋義正確的一組是()
A. 淺嘗輒止(立即) 日薄西山(迫近) 責無旁貸(替代)
B. 本末倒置(樹根) 并行不悖(反對) 眾望所歸(趨向)
C. 安之若素(平常) 文過飾非(掩飾) 萍水相逢(浮萍)
D. 功敗垂成(落下) 花團錦簇(聚集) 后來居上(處在)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大力______創新文化,_______創新沃土,_______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調動全社會創業創新積極性,______成推動發展的磅礴力量。
A. 弘揚 培植 營建 匯聚 B. 弘揚 厚植 營造 匯聚
C. 發揚 培植 營造 匯合 D. 發揚 厚植 營建 匯合
3. 下列宋詞名句與作者順序相匹配的一項是()
(1)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2)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坡上寒煙翠。
(3)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4)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A. 晏殊 周邦彥 歐陽修 李清照 B. 柳永 范仲淹 秦觀 蘇軾
C. 柳永 范仲淹 歐陽修 李清照 D. 晏殊 周邦彥 秦觀 蘇軾
4. 下列關于元代雜劇的說明不正確的是()
A. 王實甫《西廂記》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B. 白樸《梧桐雨》描寫了楊玉環和李隆基凄美的愛情故事。
C. 馬致遠《漢宮秋》對漢元帝這一形象給予了深厚同情。
D. 關漢卿《救風塵》中周舍搭救了落難的風塵女子趙盼兒。
5. 《紅樓夢》中主持大觀園管理“改革”的人物有()
A. 李紈 迎春 王熙鳳 B. 王熙鳳 探春 寶釵
C. 李紈 探春 寶釵 D. 王熙鳳 迎春 寶釵
6. 下列關于清代文學的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A. 散文流派“桐城派”中的代表作家有歸有光、方苞、姚鼐
B. 孔尚任《桃花扇》描寫了侯方域與柳如是的愛情故事。
C. 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代表人物,詩作收入《飲冰室詩集》。
D. 曾樸《孽?;ā凡扇×寺摼Y多數短篇成長篇的結構方式。
7. 我國傳統文化中日常吉祥物表達寓意,下列說明不符合傳統寓意的一項是()
A. 花瓶 鵪鶉象征平平安安 B. 白鶴、麒麟表示長命百歲
C. 石榴、葡萄象征多子多孫 D. 蝙蝠加銅錢表示福在眼前
8. 下列句子中代稱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人逾耳順,視聽不衰”。“耳順”指代50歲
B. “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友于”指代兄弟
C. “無絲竹之亂耳,無暗度之勞行”。“絲竹”指代音樂
D.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指代酒
9. 下列關于科舉考試的說明正確的是()
A. 我國的科舉考試開始于唐朝貞觀年間。
B. 科舉考試的內容始終是“四書”“五經”。
C. 明代科考試分為鄉試、院試、殿試三級。
D. 明清兩代以時文取士,“時文”即“八股文”。
10. 某電氣公司行文,請某職業技術學員培訓技術人員,使用的文種應該是()
A. 請示 B. 函 C. 申請 D. 報告
11.下列關于現代作家、作品的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A.魯迅《在酒樓上》塑造了被欺凌的農民形象。
B.冰心是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創作通話的作家。
C.曹禺的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
D.趙樹理是“山藥蛋派”創始人,代表作是《大淖紀事》。
12.2016年是茅盾誕辰120周年,下列關于茅盾文學成就的說明錯誤的一項是
A.茅盾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領導者之一。
B.茅盾羽鄭振鐸等一起成立了“文學研究會”。
C.茅盾的“農村三部曲”反映了農村的凋敝及農民的反抗。
D.茅盾的《子夜》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長篇小說的里程碑。
13. 下列關于當代作家、作品的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A.鐵凝《玫瑰門》具有鮮明的“魔幻現實主義”傾向。
B.遲子建《群山之巔》展示了西北鄉村的地域風情。
C.王安憶《長恨歌》描寫了小人物王琦瑤的坎坷命運。
D.林白《私人生活》講述了現代都市女性的心路歷程。
14. 下列作品不屬于蘇童的一項是
A.《米》 B.《碧奴》 C.《我的帝王生涯》 D.《耶路撒冷》
15. 恩格斯稱之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是
A.啥時畢業 B. 但丁 C. 裴多菲 D. 薄伽丘
二、閱讀理解(本大題共8小題,共2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6小題,每小題2分,請將答題卡上代表該題正確答案的字母涂黑。問答題2小題,每小題4分,請在答題卡相應部分作答)
(一)閱讀下面這篇短文,完成第16~19題。
東西文明的融合
歐洲文化以希臘哲學為傳統,經過與基督文化長期撞擊、辯論,融會貫通,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中國文化,以儒道為傳統,經過與佛教文化長期撞擊、辯論,融會貫通,成為儒道釋合流的有機體系。由此可見,任何一種文化,無論中西,都不是單一的來源,是由幾個源泉匯流而成的。至于希臘文化本身,如何從埃及、波斯、巴比倫文化吸收養分,成長壯大,則又是個有趣的問題。
經過千年以上的撞擊、融合過程,不論西方文化還是中國文化,都已相當成熟,嚴密、充實、完備,甚至給人以銅墻鐵壁、堅不可摧之感。然而,無論多少莊嚴宏偉、自成體系的文化殿堂,其深層次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因為任何文化,只要是“活”的,有“生命力”的,都是“開放”的,都會不斷地從外部吸收營養。
在吸收西方文化方面,我們中國人曾經浮出過慘痛的代價,現在已經變得更加成熟,更有分辨力了。當下的中國文化,正在積極努力“吞噬”著西方文化中的營養成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許多原本是西方的東西,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司空見慣,諸如西服、油畫、影視等。以哲學來說,西方普通的哲學用語,補單進入我們的學術界,有的已成了日常用語,像“透過現象看本質”,幾乎成了中國人的“口頭禪”。當然,這跟我國幾十年來的改革開放以及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密切相關。
西方文化也在吸收世界上其他文化的精華,不斷豐富、發展自己,其中包括與中國文化的溝通。世界上各種文化的關系,誠如費孝通先生所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不應是文明的沖突,而應是文明的融合。
(據葉秀山《西方哲學研究中的中國視角》改寫)
16. 根據文中的意思,下列關于希臘哲學和文化的說明,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都不是單一來源,但希臘文化卻是個有趣的例外。
B.希臘哲學是歐洲文化的重要源泉,沒有希臘哲學就不可能有基督文化。
C.希臘文化博大精深且自成體系,但它仍然可以成功地域中國文明溝通。
D.希臘文化是古代西方文明的代表,基督文化則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
17. 下列關于中國文化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傳統文化是儒道釋交融的有機體系。
B.當代中國文化中有很多西方文化的元素。
C.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D.中國現代化的關鍵是不斷吸收西方文化。
18. 關于文化融合,下列推論正確的一項是
A.西方文化之間可以實現融合,而東西方文化之間只可能是激烈的沖突。
B.東西方文化之間的融合必然趨勢,但是在融合中彼此都會有得有失。
C.文化融合是問花發展的必由之路,其結果是全世界最終只有一種文化。
D.文化融合是指文化之間的碰撞,其結果是強勢文化“吞噬”弱勢文化。
19. 請闡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4分)
(二)閱讀下面這則短文,完成第20~23題
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去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圣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十家,指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等十家。九家,指除小說家以外的九家。
20.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政:通“征”,征伐。
B.窮知究慮,以明其指。指:通“旨”,宗旨。
C.雖有蔽短,合其要歸。蔽:掩蓋。
D.方今去圣久遠。 去:離開。
21.對“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愈于野乎?”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道術廢失,無處追尋,這諸子“九家”的學說不比民間留存的更勝一籌嗎?
B.道術廢失,沒要必要去追尋,這諸子“九家”的學說不還存在于民間嗎?
C.道術廢失,無處追尋,這諸子“九家”的學說不還存在于民間嗎?
D.道術廢失,沒要必要去追尋,這諸子“九家”的學說不比民間留存的更勝一籌嗎?
22.下面對諸子“九家”的說明與文中觀點完全一致的是
A.諸子“九家”學說和“六經”殊途同歸,同等重要。
B.統治者對諸子“九家”擇善而從,則有助于治國理政。
D.諸子“九家”在最終目標與主要內容上都是一致的。
23.用自己的話說明文中所述諸子十家產生的背景。(4分)
三、古詩詞鑒賞(本大題共1小題,共15分)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24.怎樣理解作者自稱“乾坤一腐儒”?(6分)
25.從情景交融的角度,具體分析“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6分)
26.詩歌的最后兩句化用了哪一個成語?(3分)
四、作文(本大題共2小題,共100分)
27.某高校根據國家“志愿服務計劃”要求,在學生自愿申請、學校審核的基礎上,選派5名學生去青海玉樹地區支教半年,出發前擬舉行“熱血鑄青春,青春西部行”歡送儀式。請你以某高校團委的名義撰寫一份300字左右的歡送詞。(30分)
要求:(1)內容充實,文體規范,語言得體。
(2)文中不得出現與本人相關的信息。
28.無花果,不見花,但果實累累;桃樹李樹,繁華一片,既有花又有果;夾竹桃,只有花不見果。
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要求:1.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